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15 20:56:40
别出心裁的雕塑、清新宜人的水景植物园、休闲咖啡吧、高档健身会所……不要怀疑,你见到的就是上海市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曾经,这里只是一个规模小、环境简陋的老工业区,承载着上海和田路地区污染企业“三废转移”的功能。如今,通过坚持“智慧转型、微碳零排”,这里高端微排产业集聚,绿化覆盖率已达45%。上海市北高新区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变蛹为蝶的华丽蜕变……
日前,上海市北高新区、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以及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北京,通过了由环保部、科技部和商务部联合组织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专家论证。这个论证也是落实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注重技术和制度创新,实现智慧转型
《意见》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中提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推动园区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发展;坚持示范引领,推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政策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通过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专家论证的园区,遵循的都是这个原则。针对“以服务业为特点的产业集聚区”的上海市市北园区,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希望,创新服务业园区发展模式和方式,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把绿色化发展植入到服务业发展全过程,其中包括产业和产业技术的绿色化;设计、流通和消费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等。
“还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如园区里企业发布环境质量报告,建立服务业发展基金,对企业绿色化进行奖励机制等。”刘志全说。
而《意见》也特别鼓励“先行先试”,创新环境管理机制。比如各园区“开展环境基础设施运营、污染排放监管、合同能源管理、环境绩效审核和园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积极推动合同环境服务、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管理、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管理等工作”。
提升园区效率,走向低碳经济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历经近20年开发,已发展成为全国最为成功的临江沿海型工业园区之一。但区内一些企业的生态效率相对不高,是开发区产业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打造企业间稳定的产业链成为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点,也是增强园区企业核心优势的重要部分。
常熟经开区有关领导表示,园区着重推进低碳化发展战略,从低碳产业、生产和产品等着手,谋求园区实现低碳化发展;通过资源、能源减量化使用、循环和梯级利用、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全面提高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高效发展;从环境风险系统着手,实施全过程与优先管理,实现区域环境风险最小化。
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低碳化发展战略”是通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来落实的。徐州经开区负责人说,经开区将投资93亿元用于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材料等主导产业链及其补链、资源集成工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到2013年,经开区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将由目前的98.3%提高到98.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99.6%;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实现零排放。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下降30%以上的目标。
该《意见》认为,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通过合理规划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生态产业网络体系,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出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缓解区域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是在区域层面和工业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